行业动态

公司资讯 行业动态 常见问题

杂色蛤、蛏子、蚬子、蚶子、蛤蜊、海瓜子、贝壳都有什么区别?

  第一个词:蛤蜊gé lí 卧槽居然都是二声有木有,简直颠覆了我的人生观。朋友问你点什么菜下酒的时候,你微微一笑:来一盘炒隔离吧。此时朋友看你的表情应该是这样的:

  据我了解,蛤蜊gé lí是一个广义的东西,可以代表一部分双壳纲帘蛤目帘蛤科和蛤蜊科的物种。

  在胶东地区或被称为嘎啦(gá la),或被称为嘎(gǎ),在东港地区被统称为蚬xiǎn子。故有谚曰:凉水蛎子热水蛤。意思就是当天气渐凉时候,牡蛎就一天比一天肥,而天气转热的时候蛤蜊就越来越鲜美,这是因为牡蛎在春季性腺发育饱满而此刻又未繁殖所以最肥(不要怀疑,你吃的正是它的性腺);蛤蜊恰相反,在夏季8月和10月会发育两次,这两个时间则最肥美。

  统计了五种常见的可以被称为蛤蜊的双壳类:

  1、杂色蛤

  俗称蛤、花蛤、蚬子,在我国单产最高也最常见,目前菲律宾蛤仔有所区别于杂色蛤,前者壳型长椭圆,壳薄;后者壳型短高,壳厚,常见于南方部分地区,味道都是一样的鲜美。另外青岛红岛和大连庄河这两个地方的蛤蜊尤其鲜美肥大。

  各种各样的菲律宾蛤仔呦~同学们在别处是接触不到的呦~

  2、青蛤

  俗称黑老婆,个人认为青蛤性价比较低,皮厚肉小,不喜欢,但也有一定的经济价值。

  3、四角蛤蜊

  大连地区叫白蚬子,壳顶很厚并且有点发紫颜色,味道鲜美,一道清汤白蚬子,肉嫩汤鲜,美啊!

  4、文蛤

  蛤中极品,壳呈三角形,壳面有花纹,有的左壳有一道深色的放射肋。由于太贵本同学很少吃,反正就是一个鲜。

  5、中国蛤蜊

  俗称肥蛤,黄蚬子,壳型与文蛤类似,也是圆三角形,肉肥厚鲜美,煮熟后去壳留肉,用汤开卤,最后加入蛤肉,浇在过水的手擀面之上,这就是胶东地区著名的肥蛤打卤面。

  第二个词:蛏子chēng zǐ 我们常见的无非有两种——竹蛏和缢蛏,它们各自又有好多种类,因此学名拉丁名就不一一列举了。虽然种类多,从形态上还是很容易区分的。

  竹蛏(生):就是一根小竹子一样的,细长的

  竹蛏(熟):熟了能看到它的足很长,末端是尖的

  缢蛏(生):比较扁平,壳呈现长椭圆型,上面有清晰的生长纹

  缢蛏(熟):双水管显而易见,它的足比较粗短,末端截形

  第三个词:蚶子hān zǐ 也比较好认,壳很厚很坚固,很难徒手掰碎,壳表面有很明显的放射肋和绒毛。

  常见的有三种——毛蚶、魁蚶和泥蚶。有同学提到通过个体大小来区分它们,但是如果摆出三个同样大小的毛蚶、魁蚶和泥蚶,同学们怎么区分呢,所以这是不够严谨的。下面轮到我来教(zhuang)大(ge)家(bi)。

  放射肋——蚶的贝壳上有一条一条的放射状肋,不同种类的放射肋数量是不同的,你只要从左往右一条一条的数一下就知道了,毛蚶在35条,魁蚶在40条以上,泥蚶在20条左右,而且泥蚶放射肋最为粗壮,所以同学们以后不要看到大的就叫魁蚶看到小的就叫毛蚶,这样不够专(zhuang)业(bi)哦~

  毛蚶,俗称毛蛤

  魁蚶,俗称赤贝,多沾辣根生吃

  泥蚶,俗称血蚶,南方常见

  关于帆立贝:

  一开始我也不知道帆立贝究竟指的哪种贝类,直觉上应该是指代一种或者一类扇贝。

  查了一些资料,都没有关于帆立贝的记录,看来是俗称没错。更多的解释帆立贝就是夏夷扇贝,在电影《非诚勿扰1》里面有一段非常经典的对话:

  邬桑说:来来来,别光顾着喝酒,大立贝。

  看邬桑手里这个东东的尿性绝对是夏夷扇贝没跑啊!还是炭烧的!

  然后下面秦奋说了一句很经典的台词:

  “要不是赶上你万念俱灰,也轮不到我在这跟你谈婚论嫁。” ——秦奋

  再看桌上的大立贝,很清楚了,就是夏夷扇贝了。

  于是趁着热乎劲再普及一下常见的三种扇贝吧。

  1、虾夷盘扇贝

  俗称夏夷扇贝、夏夷贝,个头可以长到超大型,大到和一个成年人手掌展开差不多大,壳型左右较对称,扇贝丁肥大,个人感觉炭烧是最美味的吃法,新鲜的贝整个扔在炭炉上,不用添加任何佐料,当贝壳打开的时候,就可以享用了,简直就是大海的味道。

  2、栉孔扇贝

  壳左右不对称,壳上有棘刺,壳型小但是贝丁大,个人认为性价比最高,蒸上一锅栉孔贝,沾着姜汁,我得意地笑~我得意地笑~

  3、海湾扇贝

  海湾扇贝是引入种,壳型小而且厚,雌雄同体,个人认为是贝丁是三种扇贝中最小的,性价比不高。

  到这里,问题基本也解释清楚了,关于蛏蛤蛎蚶四类经济贝类其他同学也介绍的很详细,就不重复了。

X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13694151789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